亚洲·(bet356)体育唯一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搜索

您的关键词

bet356体育亚洲官网入口

 

202363日至4日,“同济·海德格尔青年工作坊”在同济大学云通楼221会议室召开。本次青年工作坊由同济大学现象学中心、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主办,会议主题为“敞开”,来自全国10所高校的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

第一场

为期一天半的会议分为四场。其中,第一场于63日上午进行。该场由同济大学的张振华老师主持,报告人包括复旦大学的吴怡老师(题为“被抛与站立:《存在与时间》的姿势”)、上海交通大学的陈勇老师(题为“无聊的本真性——论海德格尔何以放弃“本真性”概念”)以及浙江大学的刘环老师(题为“早期海德格尔的形式显示概念”)。在报告后,同济大学的杨光老师、西安交通大学的王珏老师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张云翼老师分别就报告作了评论。

吴怡老师 被抛与站立:《存在与时间》的姿势

复旦大学的吴怡从“海洋”经验出发,认为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蕴含着一套姿势现象学。从这一视点出发,此在的身体性向度以及一种元素论的进入海德格尔思想的路径被敞开了出来。吴怡指出,此在的沉沦在世就是它的日常状态,而这一状态正如在海水中沉浮,此间,此在就需要通过站立的尝试来令自身漂浮起来。吴怡将此称作海德格尔的“第二次启航”。

陈勇老师 无聊的本真性——论海德格尔何以放弃“本真性”概念

上海交通大学的陈勇从查尔斯·泰勒《本真性的伦理》中对“本真性”这一提法的质疑和批判出发,考察了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后放弃“本真性”这一概念的思想缘起。陈勇指出,海德格尔在那一时期关于“无聊”这种情绪的讨论将可以为这一问题提供切入点。在海德格尔所分析的三种无聊中,第三种被海德格尔看作是“本真的无聊”,而这种无聊罢黜了“本真性”概念的伦理意义。在陈勇看来,海德格尔对无聊的分析向我们表明,本真性一方面不必然意味着更好的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也不意味着对于存在的领会。

刘环老师 早期海德格尔的形式显示概念

浙江大学的刘环根据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讲座期间对“形式显示”概念作出的阐释,分析了海德格尔是如何处理“实际性生命”这一活生生的生命经验的。此外,刘环还指出,这种对“实际性生命”的现象学阐释为一种全新的存在论和此在的历史性分析提供可能性,前者将能够解决狄尔泰在试图调和人文科学的历史性和客观性问题时所陷入的困境。

第二场

第二场于63日下午进行。该场由同济大学的冷欣老师主持,报告人包括浙江大学的博士后戴思羽老师(题为“海德格尔的艺术现象学与艺术史研究的新路径探索”)和苏州大学的王光耀老师(题为“列维纳斯与海德格尔的思想接续与争执——以情绪为线索”)。在报告后,浙江大学的博士后石磊老师、同济大学的冷欣老师分别就报告作了评论。

戴思羽老师 海德格尔的艺术现象学与艺术史研究的新路径探索

浙江大学的戴思羽根据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揭示出的“世界与大地的争执”,指出了其中所暗含的艺术史研究新路径:把作品的物质材料(如油画上的诸多色块)视为母体(matrix),而非单纯的质料。戴思羽认为,和注重表现性的那种艺术史观(强调作品的内容)不同,新的艺术史研究路径将把材料和作品的内容视作是同时给出的。在此,材料之如何起作用这一点被凸显了出来。

王光耀老师 列维纳斯与海德格尔的思想接续与争执——以情绪为线索

苏州大学的王光耀从列维纳斯的《论逃离》(De lévasion)出发指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逃离”仍在存在之中,而列维纳斯的“逃离”才是纯粹的逃离,因为列维纳斯的“有”(il y a)意味着纯然令存在者消退,而海德格尔的“有”(es gibt)仍意味着是对存在者的赠予。并且,相较海德格尔对此在之“被抛在世”的突出,列维纳斯认为此在首先是有其家的。但王光耀认为,列维纳斯其实只是对海德格尔的补足,列维纳斯的基本情绪dés-inter-essement(“不—执着于—存在”或“破—出—存在”)和后期海德格尔的基本情绪“泰然让之”(Gelassenheit)是相一致的。

第三场

第三场于63日下午进行。该场由同济大学的杨光老师主持,报告人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邓定老师(题为“存在论差异与神学差异:海德格尔关于超越问题的三重阐析”)、同济大学的尚静老师(题为“生命:感觉,意义,亦或表达?重评米歇尔·亨利的海德格尔批评”)以及杭州师范大学的宋聪聪老师(题为“艺术是情调的创建与表达——海德格尔诗学新论”)。在报告后,上海财经大学的李成龙老师、复旦大学的王春明老师、浙江大学的博士后戴思羽老师分别就报告作了评论。

邓定老师 存在论差异与神学差异:海德格尔关于超越问题的三重阐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邓定根据穆勒在《当今精神生活中的实存哲学》中给出的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未完成部分的存在论差异的三个层次,认为可以凭这三重差异——也即存在者与存在者状态(Seiendheit)的差异(“狭义的存在论差异”,对应从存在者向存在者状态的超越)、存在者状态与存在自身的差异(“广义的存在论差异”,对应从存在者状态向存在自身的超越)以及存在自身与神的差异(“严格意义上的神学差异”,对应从存在自身向神的超越)——来把海德格尔前后期的思想统一到前期著作《存在与时间》所拟定的任务框架之中。

尚静老师 生命:感觉,意义,亦或表达?重评米歇尔·亨利的海德格尔批评

同济大学的尚静从反思亨利《显现的本质》中对海德格尔的批判出发指出,亨利的生命哲学与早期海德格尔思想是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的。亨利认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一元论有着把生命给加以物化的危险,而此在也没有通过自身成为生命体而通达生命本身的能力。但尚静认为,早期海德格尔并没有真正错失生命问题,海德格尔与亨利的差异仅仅在于对生命的界定以及研究展开方式的不同。

宋聪聪老师 艺术是情调的创建与表达——海德格尔诗学新论

杭州师范大学的宋聪聪认为,在海德格尔的诗学理论中,除了艺术与真理的关系和艺术与语言的关系外,艺术与情调的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向度。在海德格尔那里,艺术被视作情调的创建与表达。并且,艺术情调论还可以成为沟通起海德格尔诗学理论的另外两个方面的桥梁。

第四场

第四场于64日上午进行。该场由上海交通大学的陈勇主持,报告人包括四川大学的马飞老师(题为“海德格尔的野路之思”)、浙江大学的博士后石磊(题为“海德格尔为何转向空间问题?”)以及同济大学的梁晓涵老师(题为“海德格尔对阿那克西曼德箴言的三次诠释”)。在报告后,上海财经大学的李成龙老师、华南师范大学的张云翼老师和同济大学的张振华老师分别就报告作了评论。

马飞老师 海德格尔的野路之思

四川大学的马飞认为,海德格尔的Feldweg一词应被理解为和“公路”相对的“野路”。不同于运用表象性思维和计算性思维的“公路”,“野路”的特征在于“在途中”(unterwegs)。唯通过“野路”,我们才能真正经验到“切近”;而消除了客观距离的“公路”则无法给出“切近”来。进而,马飞指出,野路之思是为一种向着未来思想也即“另一开端”的转渡所做的准备。

石磊老师 海德格尔为何转向空间问题?

浙江大学的石磊通过对海德格尔早中晚期空间阐释加以梳理指出,海德格尔的“空间转向”有着多重动因。石磊认为,这种“空间转向”事关海德格尔总体上的思想进路的变化,因为在这一转向中,时间—空间的发生与结构的二重性被突出而主体主义的色彩不断被削弱,这与海德格尔对“从特殊存在者出发通达一般存在”这一规划的放弃的步调相一致。

梁晓涵老师 海德格尔对阿那克西曼德箴言的三次诠释

同济大学的梁晓涵引入西蒙东的“亚稳态”理论模型,对海德格尔在不同阶段的三次阿那克西曼德残篇阐释作出了全新的解读。梁晓涵认为,三次阿那克西曼德阐释的共同特点都在于对“在场性”的克服和向着“另一开端”的归返,而不同阐释方式的转变却反映了“Fug Un-fug”这一“亚稳态”模型的逐步自我完善。凭借着这一“亚稳态”模型,海德格尔得以完成克服“在场性”这一思想任务。

本次海德格尔青年工作坊也吸引了多位听众,最后在学者们的热情讨论和思碰撞中圆满落幕。

 


 

 

 

撰稿:施路遥

 

上一篇:“技术-逻辑视野下的艺术和社会”暨第七届艺术社会学青年学者论坛顺利举办

下一篇:讲座回顾 | 观念与行动—— 广义现象学与当代艺术

关闭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