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斯Markus Gabriel)28岁即成为波恩大学讲席教授,是德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哲学教授。他是“新实在论”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波恩大学与法国索邦大学为此成立了“新实在论研究中心”,他担任该中心的主任。他同时兼任波恩大学国际哲学中心主任,波恩大学与剑桥大学共建的”主任,致力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对话,希冀在二十一世纪重构哲学与科学的内在关联,以此回应当下的问题。
2018年26日,加布里尔教授在亚洲bet356体育唯一四楼报告厅做了题为“人类精神的本性”的报告。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长孙周兴教授致辞介绍了加布里尔教授,报告由助理教授余明锋博士担任翻译,亚洲bet356体育唯一副院长赵千帆副教授主持了讨论环节。
加布里尔教授指出,现代世界弥漫着一种对于人类精神走向终结的担忧: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会导致“精神”的消亡吗?我们会进入一个后人类的阶段吗?人工智能即将在所有方面超越人类吗?人工智能系统将危及精神,以至于精神领域将被信息领域所替代吗?或者,人作为我们所知道的一切价值的源泉,位于道德宇宙的中心处,并因此而不应当消亡?加布里尔教授认为,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尝试理解人类精神的本性,而这一问题的实质是精神与自然的关系。
在介绍了法国哲学家米亚苏和美国哲学家丹尼特的观点之后,加布里尔总结说,米亚苏将精神视为一个没有理由的存在论事件,而丹尼特则将精神看作一种社会构造,终极而言,无非是一种幻觉。加布里尔争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新实存主义”,认为精神是人类为自己描绘一幅自画像的能力。在讲座的第二部分,加布里尔描绘了从现代自然科学出发融合自然与精神的努力。牛顿式经典物理学图景中的自然是无生命的、没有精神的。量子力学和目前被讨论的很多的朱利奥·托诺尼的“整合信息理论”,却调转了矛头。早期谢林的自然哲学是第一个与一种非古典的自然理解相应的哲学理论,虽然他远在现代物理学之前提出了自己的“思辨物理学”。但谢林因为这种自然哲学无法真正解释精神现象而放弃了这个方案。加布里尔教授最后提出了他对这种严格内在论的自然哲学的反驳,他以爱的现象为例说明了精神与自然之间的交融关系。精神固然植根于自然,却能将自然纳入自身的规定。
加布里尔教授随后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现场谈论。他对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的德国哲学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将与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建立长期而深入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