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七日我院特邀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文化与世界”的讲座。讲座中,葛老师从不同的层面讲析了“中国文化”,让同学们深受启发。
首先,葛老师为我们讲清了中国文化的定义并为我们框定了中国文化所包含的范围。接下来,葛剑雄老师又为我们指出了一个常见误区――中国传统文化是农业文化。
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早已吸收了农业文化以外的很多优秀成分。作为中国文化主体的汉族文化,其本身是多元的。汉族在历史上不断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诸如匈奴、鲜卑、契丹、突厥等这些历史上的牧业民族今天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其实他们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大多早早地融合到汉族中了。
为了说明这些文化融合,葛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中原人最早只是席地而坐,所谓“主席”就是指坐在主要的席子上,“首席”就是指坐在第一个席子上;这种跪坐的方式显然既不方便又不舒适,而后来胡床的引入解决了这个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所说的“床”并不是我们躺的床,而是胡床――椅子,否则李白躺在床上恐怕是不能随意地抬头望月、低头沉思的。听到这里,同学们回想起儿时就熟记于心的名句,每个人脸上都呈现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接下来,葛剑雄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葛老师告诉我们,要谈特点,就要谈独一无二的东西。而不是诸如“博大精深”这样其实是评价而不是描述的词汇,也不是所谓的“吃苦耐劳、尊老爱幼”这样每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下来所不可或缺的东西。葛老师将中国文化的特点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基本独立发展,并无外来影响;第二,具有延续性;第三,适应古代农业社会;第四,具有“天下之中”、“无所不有”的自信;第五,军事征服者最终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第六,开而不放,传而不播。
为了解释清楚最后一点,葛老师形象地说:“传而不播,你来学,可以;我们不会给你办什么孔子学院。为什么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没想象中大呢?因为你不来,我们也不给你传。而且中国也没形成自己的宗教。宗教是拼命地传播真主、上帝的真言——中国则是不传,那时候认为,你们不配!”讲到这里,葛老师会心一笑,同学们也为这样形象的说法而忍俊不禁。
对于“中国文化在历史上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这一问题,葛老师提出,物质文明一般可以比较,但都各自有其适应性;而精神文明虽然是没有可比性的,但仍然存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普世价值)。文明之间如果没有相互的了解和交流,就不可能发生作用。并且物质文明往往与精神文明共存,如衣食住行都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最后一个话题,葛老师谈到了我们现在非常关心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问题。
葛老师一开始就指出:中国文化已经在走向世界,因此不存在“走不走”的问题。而能不能走向世界呢?回答是十分肯定的,“当然能”!此外,走向世界的过程是双向的,并且,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一定是以别人愿意为前提的,接受与否是人家的自由选择。宣扬中国文化拯救论恰恰会使西方对我们产生恐惧。“我们可以用中国制造走入世界,但绝不要有什么拯救世界的想法。”
在讲座的结尾,葛老师引用了已故学者费孝通先生的一句话来总结中国文化与世界这一主题:“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最后,这场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的掌声和满满的收获中圆满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