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在同济大学建校112周年之际,亚洲bet356体育唯一与设计创意学院联手举办“未来大学论坛”,提出“未来如何塑造大学?大学如何塑造未来?”的命题,邀请不同业界的精英,和大学校长、学者和学生们一起,面向未来新和技术和文化语境,回顾历史,反思现状,以超前的思维和创新的视野对大学在未来的各种可能性作了一次开放性的探讨。
论坛特意选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现存最老的场馆羽毛球馆中举行,寓示对传统和未来、起点和目标的重新审视。论坛分为两个半场。上半场由来自技术、传媒、教育、设计、哲学等各行业专家就未来社会中大学可能面临的剧烈转型,尤其是新的技术和媒介条下可能催生的新的知识生产和教学方式,进行了跨界的争鸣和讨论。下半场的参与者主要是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校长们,他们来自理工、人文、艺术等不同类型的大学,从各自的管理和专业经验出发,介绍他们的学校如何通过制度和文化的创新以应对挑战,继续保持对未来的引领。
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和同济大学副校长雷星晖在论坛上致辞。参加发言和讨论的各行业嘉宾有著名教育学家朱永新、东方卫视首席记者骆新、“愤怒的小鸟”创始人彼得•韦斯泰巴卡、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主席聂圣哲等,来自高校的有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鲁春、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冯俊、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杰弗里•雷蒙、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校长杰拉尔德•巴斯特、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等,最后由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长孙周兴教授代表主办方进行了总结。
陈杰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快速发展,使教育和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学习方式多样化,知识传播扁平化,多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常态,传统的课程和学科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才的需求。同济大学将坚守与包容并重,传承与创新共举,踏实推进自身教学和科研的系统改革。这次论坛所思考的问题,也正是同济和中国大学在今后要面对的问题。
雷星晖副校长同样表示,大学的未来是必须去加以讨论的话题。每个时代的都有其核心技术,能够率先创造和掌握它的人们将决定他们在时代中的位置。这次论坛是亚洲bet356体育唯一与设计创意学院的合作,强调的就是技术和人文、情怀和社会关切的结合、基础研究和应用与社会服务之间的有机衔接。
著名哲学家孙周兴教授在题为《未来的人和未来的学》的开场演讲中表示,今天的大学甚至整个教育体系已经属于“旧时代”,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人类正在完成从“自然人”向“理论人”的转变,并处于从“理论人”向“技术人”的过渡阶段。人类知识文化体系正在发生裂变,教学不再是唯一或者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可形式化和可数据化的“数码知识”将越来越不需要学习,也将愈发容易获得,人机联合学习将成为必然。在未来时代里,“数码知识”与人文科学的关系将变得更为紧张,不可数码化或难以被数码化的人文科学有可能发挥其别具一格的作用。
知名媒体人、同时也是上海戏剧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骆新从几个小故事出发,谈到要尊重青年一代的想象力和探索欲,并根据在世界各地采编工作中接触的大学文化的理解,对大学的开放性、启蒙精神、师生自治等基本精神做了重新阐释,并想象了未来大学从“越来越大”到“越来越小”的可能模式。
朱永新教授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提出者和新教育实验发起人,对未来大学提出了更激进的设想,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到来,从他自己课程融合的实验和他所见到的如混龄教学、社区融合、学习与发明结合等新的趋势中能看到,大学在入学、教学、毕业、评价标准等方面的门槛和界限将会消失或重组。教育的内涵、学科乃至学校的结构都将重新设定,
著名的游戏发明人韦斯特巴卡先是介绍了他的祖国芬兰的教育体制的短学制、多互动和趣味学习的特点,进而指出随着机器人时代的来临,人类的主动性和创意见能力,将成为学习的关键。从他自己所从事的游戏行业的“寓教于乐”特点其实就反映了把技术、好奇心和知识跨界结合在一起的趋势。
前康奈尔大学校长、现负责上海纽约大学日常管理的雷曼根据他在中美不同高校的管理经验,提出了对学生未来五种能力的培养,即算法思维、思辨及分析能力、创造力、社会感知力和说服力,这些能力将使学生能够应对未来的算法世界、复杂社会现象和跨文化交际的挑战。
既是成功企业家又创立了教育基金、志在将实业与育人相结合的聂圣哲以恢谐的口吻提出在历史上就出现过的大学与时代、专业体制和业余创造的错位关系,并提出他自己关于未来人类“人机一体”的设想,提出在人与人的联系和知识与知识的融合不可控的时代,大学应破除自我设限的体制性路径依赖。
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同济大学设计学院的院长娄永琪教授在《模糊边界:开放中的大学》演讲中讲到,大学实际上是要搭建一个“道场”,各种各样的交互关系构成孩子在大学里学习,老师在大学里教学和研究。在这个生态过程中,每个人的学习和成长的轨迹都应该是不一样的。他将自己的工作比喻为“拆墙”,并由此谈到设计学院强调学术与实践、设计与生活、创新与日常相融合的理念,向大家介绍了设计学院从人才培养、社区融入、生活方式引领到科技转化等不同领域的案例和成果。
“未来大学论坛”圆桌论坛《未来如何塑造大学?》环节。
下半场的讨论由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开场,他从信息获得、印象植入、灵感激发这三个课堂教学功能出发,谈了他对新的技术条件下大学的教和学所面临的学习主体以及主体之间关系的变化。未来的教学活动将是三个主体,即在教、学和公共领域之间的互动。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央党史办主任的冯俊教授强调,越是在社会需求和经济利益被新技术引导的时代,大学越不应成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而要在重新反思和变革的基础上回归大学的初心,即对人的教化和对真理的追求,同时强化大学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成为一个为社会提供各种类型的知识服务的综合体。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此前也在同济工作的黄昌勇教授从大学的分类和定位问题出发,谈到教育与技术的关系,并且根据上海戏剧学院把新的媒介技术引入教学改革和科研建设中的经验,指出大学应该更好拥抱技术,在技术创新中迎来未来大学的时代,要用更好的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武装大学的方式和模式的改变。
来自维也纳、从事艺术教育多年的杰拉尔德·巴斯特也持同样观点,他认为,新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知识生产和政治架构,重新定义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他从亚里士多德关于主人和奴隶的区分出发,想象了未来人与机器人共同生活的可能方式,提出我们时代更需要那些不怕复杂性和模糊性的人才,但根本性的改变仍然有待做出。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的艺术策展人和理论家高世名教授从“未来考古学”的概念出发,提出“近未来”和“多重未来”的新奇想法。日益逼近的未来其实也是在召唤我们重新理解过去关于人的定义,去发明一种新的人学。在通常的人工智能之外,还有一种AI,这就是艺术,在算法之外,人的创造性直觉是另一种决定未来的无名力量。
孙周兴教授在最后的总结中指出,本次论坛上呈现的关于大学与未来的想法丰富多彩,其背后却依然有共识,就是普遍的大学理想、自由开放的思想姿态和用创造来迎接未知挑战的勇气与镇定。
在论坛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技术与课堂的关系、线下与线上学习的竞争和互补、向大学中引入竞争和淘汰机制、什么是好大学的标准、大学如何应对其精神使命和利益驱动之间的矛盾、如何实现从唯成绩论到创新激励的转变等, 进行了回应和热烈的讨论。
本次“未来大学论坛”的成功举办,体现了教育界和思想界对于教育受到科技革命冲击的体察和关切,也是以创新理念与跨界视野对未来大学进行集体探讨的第一次尝试。在这个技术剧变的时代,传统的高校体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在激励大学,大学要引领未来,未来的大学将给未来的社会和文明带来无限可能。